法院文化
退休法官风采---把政治家请下神坛
把政治家请下神坛《外国政坛内幕系列――神秘纱幕下的脚印》 王 绍 和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其功过、是非、世人或褒、或贬,早以盖棺定论,但其事业背后的家庭、婚姻以及为事业所经历的甘苦、成败、悲欢却鲜为人知。撩开那道神秘的纱幕,窥视到的原来也是与普通百姓毫无两样,靠人间烟火活命的血肉之躯和那一串串形状不一的凡夫俗子的足迹,只不过因历史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的特殊,其人生旅途中留下的脚印更富有情趣和魅力,使人在掩卷之余有所深省、警悟和启迪。 诚然,繁忙的政务常打乱他们的生活节律,但在日理万机之余,往往也有其多姿多彩的情趣。当这些政坛人物御下尊严的面具,置身于家庭的舞台,即刻还原了人之本性。看:列宁与夫人诚挚的爱情生活,多年来被人们奉为楷模,但在列宁的革命生涯中,还与另一女性建立了真诚、高尚、深厚的感情,这不同寻常的描述,活脱脱地刻画了革命家丰富的情感;美国总统林肯,没有因政治家的严肃而消失“幽默之王”秉性。他“能把猫儿逗笑”,甚至在庄重的竞选场合,也常用幽默击到对手,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中领略到这位功勋卓著政治家的雄才与机警;性格刚强的蒙哥马列元帅战斗间隙居然有闲情为两下属“鸽子官司”判讼。那饶有兴趣的神态,那奇妙的结局令人捧腹;阿登纳,这位二战以来重要的政治人物,耄耊之年童心未泯,时不时还捉弄已过中年的女儿——将铃铛吊放床下,女儿因听到铃声害怕而喊叫时,八十高齡的政治家竟然像顽童一样手舞足蹈;撒切尔夫人入住唐宁街后,一刻也没有忘记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仍亲自采购丈夫喜欢的熏肉,从不让秘书代劳。听到儿子车祸传闻,平素镇定自若的“铁娘子”风度荡然无存,竟当众呜咽抽泣……国人并不缺少情趣和幽默,只不过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对政治人物习惯于“仰视”而从不“平视”。对其“革命”以外的一切更是讳漠如深。更不用说数十年来“唯纲至上”(阶级斗争),人之本性遭受压抑和扼杀,人与人间总是以一副“大批判”尊容相见,唯恐一不小心上了“纲”,谁人还敢情趣一把?文艺归春以来,走下神坛的领袖们的另一面呈现在百姓面前,鲜活的史料,栩栩如生的文字,读来十分感人,丝毫无损政治家的伟大。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相信能读到更多更好更富有生气的文字。我以为。 拨开历史笼罩的重重迷雾,还以普通人的本来面目,伟人也是人,是人就不是神,或喜、或怒、或忧、或惧,丝毫没有掩饰,这正是《脚印》受读者喜爱的原故之一。
查看详情>
退休法官风采---“ 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 王 绍 和“叮咚!叮咚!”一阵阵悦耳的铃声传来,房门一开,漂亮的花篮后面露出一张漂亮女孩的脸,笑靥如花。女孩朱唇轻启“:先生,祝您生日快乐 ”惊愕中,我木然接过鲜花有些不知所措。 参加过无数次生日庆典,真正留下印象的仅有两次。一次是十多年前母亲的七十寿诞,另一次则是数天前孙女的周岁纪念。 母亲是一位善良、慈祥、知书达理的孺人,为我们兄妹的成长夙兴夜寐,付出了极多的心血。望着母亲佝偻的身躯,兄妹们早就想为老人家过一次生,无奈母亲总不允。九二年八月,年事已高,常受疾病侵扰的母亲终于答应借乔迁之机过一次生,但有约在先:小规模,不放爆竹。老人家不愿张扬和污染环境。那天,兄长一幅飘逸的大红寿字烘托了浓郁的生日气氛。吹蜡烛,切蛋糕,吃寿桃——在儿孙的簇拥中母亲喜滋滋地做着她一生中从未做过的事。当我们给老人家送上《生日快乐》的祝福时,母亲热泪盈盈竟也合着旋律轻声“唱”了起来。我发现,激动的母亲有些不能自持。逝者如斯。如今,母亲已带着永恒的“生日”记忆,深葬于绿树之下(遵母嘱,其实施“树葬”)。往事悠悠,生日庆典上的朗朗笑声及那枝繁叶茂的南洋松,给我们兄妹留下的只有深深的回忆和不尽的哀思……孙女星星的生日派对则完全是另一种场景。一周前老伴就在张罗,全家人似乎都在等待着那个“神圣”时刻的到来。周岁的她始终未明白,花衣,花帽,换七换八究竟要干啥?瞅着镜头不知为何物,要其充分“展现”,显然一厢情愿。果不其然,短暂的“配合”后,竟不顾场面的庄重,一泡长长的龙尿把老伴冲了个里外透凉。一片笑声中,小孙女却咧着嘴骗起人来。孙女生逢盛世,一睁眼来到人世就倘佯在关爱之中。国家强了,人民富了,小康和现代化将伴着她的童年,将伴着她的一生。生日是其成长的标志,一次生日带来一次新的期盼,一次生日寄托一次新的向往。我们盼着她的生日,未来属于她们。 生日,既熟悉又陌生。忘不了儿时小伙伴手持红皮鸡蛋 ,鼓着腮帮吹红蜡烛的神态,对“生日”似是向往的,熟悉的;长大了,成人了,娶妻生子,忙于工作,疲于生活,对“生日”又是含混的,陌生的;“三十而立”而未立,过它干啥?“四十不惑”仍在惑,过不过似也无味。叹时光流逝,悲碌碌无为。时光也就在熟悉与陌生中飘走了,生日也就在年复一年中淡漠了。人生苦短。不知觉中“知天命”悄然而至,然“日过中天”之感油然而生,再遥想“寿事”,则只有倒计时的感觉了。但瞅着同事们隔三差五以“过生”为纽带联络情感,推杯弄盏之际“话说当年”,“成就感”顿生,似又有些动心,老伴又适时进言:“五十乃人生半百,该摆上两桌才是” 。“此言有理!”可一转念,又义无反顾的予以否定 —— 终归还是觉得俗气。 今晨一觉醒来,时年五十有四,老伴温馨的问“:想吃点啥?”我拉长声调坚定地答:“红——苕——稀——饭!”送花女孩轻盈的步履已渐远去,手持花篮我感切到阵阵温馨。 “沟通从心开始” —— 凝视着贺卡上这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我仿佛听到母亲在舒心的吟唱生日快乐,仿佛看到小孙女那张灿烂的笑脸。沟通,使人与人接近,沟通,使心与心相连。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沟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沟通。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乃至亲人之间,无不需要沟通。沟通勿须刻意追求,往往只需一束鲜花,一个电话,一句短消息,甚至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会使芥蒂在理解和宽慰中得之以消除,使心灵在倾诉和倾听中得之以抚慰。 “沟通从心开始!”——这是多么美好的祝愿!朋友,让我们与心相印,以心相融,在沟通中相逢、相识、相扶、相助。感谢移动通信公司,一束鲜花,一句祝语,勾起了对于往事的美好回忆。 (该文被《凉山日报》采用)
查看详情>
退休法官风采之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王绍和同志原系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10年退休。该同志退休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热爱文体活动和奇石收藏。任凉山州雪松舞蹈团副团长、凉山州关工委“五老”爱心宣讲团副团长、凉山州奇石协会副会长、《攀西奇石报》副主编。
查看详情>
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
《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 时间:2011年05月04日 09时12分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编者按: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选编出版的《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选编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分为“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关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关于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关于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关于群众工作主要任务”“关于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六个专题,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精神。为方便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学习,本报从今天起陆续刊发此书全文。 一、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2页 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毛泽东:《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1938年10月12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1957年7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47页 我们现在不是有许多困难吗?不依靠群众,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