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现在开庭……”,2024年11月20日上午,伴随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响,李某某等16人被指控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一案公开开庭审理。该案由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院长苏青担任审判长,四川省第二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建出庭支持公诉。
开庭审理前,合议庭在仔细查阅案卷,全面掌握案件情况的基础上,召开庭前会议,就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明确了案件争议焦点,确保庭审集中、高效审理。
庭审现场
法庭调查环节,公诉人杨建宣读了起诉书。控辩双方对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及量刑充分发表意见。审判长苏青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有序推进庭审进程,认真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充分保障了被告人及辩护人的诉讼权利。
为了提升该案的专业化审判水平,本案特别邀请了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同时,法庭通知鉴定人出庭,就案涉动物制品价值鉴定的方法和过程,对鉴定意见进行全面、客观的阐述。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根据其在环境资源领域拥有的深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询问鉴定人等方式,就案件中的专门性事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为案件的公正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智力支持。
本案将择期宣判。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加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若干规定》施行后,涉国家公园环境资源案件中首次选任具有环境资源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此外,本次庭审还邀请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专家学者旁听庭审。
阳露昭
“法检‘两长’同庭履职,既是落实院庭长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制度的具体要求,也是精准落实司法责任制、发挥关键少数引领作用的生动体现。法院通知鉴定人出庭,并引入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进一步确保了环境资源案件专门性事实的查清和认定,增强了司法公信力。本次庭审对规范庭审流程、提高案件办理质效和推动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应用发挥了示范作用。”四川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阳露昭说。
下一步,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将继续以提升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效能为切入点,大力推行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与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工作模式,不断提升环境资源审判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切实筑牢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安全司法屏障。
融宝欣宝课堂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也被称为专家陪审员,是指人民陪审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资质或专业经验的人员,在促进司法质效、公信力提升,更好更快定分止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23年8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加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若干规定》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陪审员,为本规定所称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
(一)具有环境资源领域专门知识;
(二)在环境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从业三年以上。
文字:李鑫倩
审核:方寒秋
签发: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