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调研
调研09-57期
2010-01-04 | 发布者: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 | 阅读数:732
 

 

57

 

西昌铁路运输法院                            20091125

 

试论协助执行网络建设

 

李荣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理念。法律的价值在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保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有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能够切实的贯彻实施。法律必须被遵守,必须被执行,违法者必定受到法律的制裁。执行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是实现审判确认的生效法律文书的主要途径,如果法院生效的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公众就会对法律的价值产生怀疑。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执行难”一直困扰着法院工作,造成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维护,建设执行协助网络,将大大改善执法环境,提高执行效率,能够缓解“执行难”。

一、    协助执行网络建设的意义

法院的民事执行工作涉及的主体多样,利益关系复杂,社会影响大。因此,民事执行工作除了自身要依法执行、文明执行外,还需要广泛的社会各级单位及个人的协助。但在具体的民事执行中,社会协助状况并不理想,不少负有法定协助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拒不履行协助义务,使得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的局面。虽然债务人不履行法院的判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由此而导致法院的判决不能得到执行造成的危害后果都是基本相似的,即都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贬损了法院的尊严,破坏了法治社会应具备的信赖氛围。因此建立执行协助网络意义重大,其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 “执行难”问题。

二、协助执行网络建设的内容

建设协助执行网络,主要应该立足于基层法院所在地辖

区的地方党委、公安机关以及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多方联合召开会议,形成网络式的协助机制,并且订立联动机构。在具体民事执行的过程发挥协助执行网络的效力,从而达到合法、合理且有效的执行。

在建设协助执行网络的过程中,一要依靠当地政府各级党委,积极寻求协助执行网络的坚强后盾;二要合理部署,细化方案,发挥协助执行网络的优势效应;三强化素质,提升水平,不断增强协助执行网络的内力;四要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努力促进协助执行网络的长效运行;五要加强帮助,互相支持,有效增进协助执行网络的联动;六要平台共建,信息共享,实现协助执行网络的全面一体。

三、执行网络建设的作用

在目前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执行人员对被执行人的情况往往知之甚少,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才能得到被执行人的具体情况,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被执行人得到消息或听到风声,转移、隐匿财产,甚至是干脆躲避执行人员,使得执行人员多次“空跑”、“白跑”,执行效率比较低下,申请执行人的利益也迟迟得不到执行。建立协助执行网络后,案件承办人员可以先通过被执行人所在地的网路成员熟悉当地形势以及被执行人的信息,及时查找到被执行人的下落及其财产线索,预先摸清当地民情及被执行人的社会人际关系等,然后再准备执行方案,可以达到有的放矢,有效的达到执行目的。

四、结语

通过构建协助执行网络,可以大大缓解民事执行“执行难”的问题,强化法院与地方各级单位及个人的联系,同时可以有效的防范被执行人故意拖欠执行款,拒不履行债务的现象。通过协助执行网络的成员,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法院执行办案工作的成本,而收获最大程度的硕果。对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重大推动。

【编辑:何涛】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湖畔路西段123号   邮政编码:610000  联系电话:028-8125563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